1.天然气是我国能源转型道路上的关键角色。在“双碳”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将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中短期来看,随着国内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天然气需求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天然气仍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路径上的关键一环,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能源角色,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2023年全国天然气供需两侧协同发力。2023年我国天然气市场处于恢复性增长期,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945亿立方米,增幅7.6%,增长主要来自城燃用气和发电用气,而工业用气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天然气总供应量3,983.9亿方,同比增幅7.32%.其中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剩余气量由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供应。
3.全国天然气管网设施加快推进。我国天然气管网已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联通境外”的格局,国家管网加快“全国一张网”管网建设步伐,继续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2023年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约12万公里,新投产长输管道里程2,500公里以上。“十四五”期间,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提出继续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实现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古浪至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工程全面开工,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西段、东段相继建成投产。
4.油气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随着“X+1+X”油气市场体系的深入推进,建立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的油气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浙江等省网以市场化方式已融入国家管网,部分省份也在积极改革、研究探索业务合作模式,落实“全国一张网”布局,实现与国家管网运行、调配、联通等全方位合作发展。
5.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管网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且随着城市人口快速集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游城市燃气服务、天然气销售贸易、技术服务等增值业务将成为天然气行业高增长点。通过寻求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空白市场合作,以及收购兼并城市燃气等方式成为拓展天然气下游市场的主要手段,直接的渠道、灵活的机制、快速的决策和更优的价格,都将成为终端市场的竞争筹码。
公司是以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运营为核心,集下游分销业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主要负责陕西全省天然气长输管网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公司以气惠民生为己任,依托陕西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长足发展,实现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双管道供给、关中区域环网运行,形成了全省“一张网”的绿色资源输配网络,是国内优质的省属大型综合天然气供应商。
公司是陕西省内大型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商,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已建成的输气管道为上游天然气供应商与省内管道沿线各城市和用户提供天然气运输服务和销售服务。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投运靖西一、二、三线,关中环线、西安-商洛、咸阳-宝鸡、宝鸡-汉中、汉中-安康等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达4,055公里,具备17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能力,形成覆盖全陕西省11个市(区)的天然气管网。公司长输管网经营模式为统购统销+代输混合模式,随着燃气行业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从资源调配责任向提供高品质管输服务责任转变。
城市燃气业务是公司第二大业务,报告期末,公司新增宜川城燃公司、新汉公司2家子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城市燃气企业增至8家,累计发展用户超过75万户。推出燃气器具、生活日用品等多项特色增值服务,增值收入突破1亿元。为满足管道气未通达的偏远区县用气需求,公司积极通过销售CNG、LNG等方式满足其用气需求。报告期末,公司在省内已建成投运8座CNG加气母站,公司参股设立的陕西液化公司,负责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应急调峰保障,有效提升公司LNG应急储备能力,对冬季用气紧张局面起到了缓解作用。近年来,随着公司长输管道天然气覆盖区域的逐渐增加,未来CNG销气量或呈下降趋势。
公司作为陕西省天然气长输管道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企业,借助起步较早的优势,已建成管网覆盖全省11个市(区),占全省自建长输管道总里程约85%以上,已形成了纵贯陕西南北,延伸关中东西两翼的输气干线年开展了留坝至凤县输气管道、铜川-白水-潼关、延长志丹LNG输气管道等输气管支线建设,不断完善全省管网设施布局。此外,公司在陕北、关中、陕南建设了8座CNG加气母站,为长输管道未通达地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用气保障。同时,依托管网布局优势,为下游燃气分销提供稳定的气源保障,有利于下游市场的培育和拓展,中下游业务之间相关促进,增强和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和整体竞争优势。
陕西是全国天然气富产地之一,公司按照“本省资源为主、过境资源为辅”原则,以中石油长庆油田、延长集团气田为主供气源,以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线系统和中贵联络线等过境管道下载气源为补充,在气源获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借助延长石油集团150亿方/年天然气产能计划,正在加快推进周湾净化厂与管网互联互通等项目,提高集团资源点与管网互联互通程度;加强与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过境管道互联互通,不断争取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省内新增资源点“应连尽联”,全方位争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形成多点多气源供给格局。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能源发展目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多领域将有序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中也强调将提然气低碳转型中桥梁作用,天然气是低碳清洁能源,是能源从高碳到零碳过渡的桥梁,对实现碳中和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将天然气培育成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提气降碳强生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为天然气市场提供巨大发展潜力;《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天然气保持快速上产态势,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强化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深入研究实施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发展战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老油田稳产,加快新区建产,强化“两深一非一稳”重点领域油气产能建设;陕西省《石油天然气“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加速推动“十四五”时期全省油气行业产值破1万亿元,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为公司管网建设提供资源和市场保障。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优化生产运行、强化安全管控、打造优质工程、新能源技术储备”4条路径,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育强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公司运营管理的清洁能源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2022年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评价A类名单并承办多起省级科技活动。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场站智能机器人深度应用项目完成企业标准编制及试点应用,长输管道阴极保护远程监控系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持续加大在公司在役长输管道上的落地应用力度,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使科技创新真正发挥效能助推企业管理提升。目前主持开展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1项,立项2024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般项目)1项,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1项。公司全年授权专利3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现零突破。同时,首次作为第1起草单位立项省级标准2项,参编发布团体标准1项,荣获各类创新竞赛奖励28项。公司高度关注管道输氢行业发展,持续滚动掺氢课题研究,加快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开展在役天然气管道掺氢适应性关键技术研究,为公司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做好技术战略储备。
2023年公司全面落实中省和上级单位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通过“五项引领、六大领域、五项保障”全要素落地,“三可三全两体系”互融共促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全面实现安全生产“三零”目标,连续3年获得延长石油集团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公司围绕“三全”安全生态系统工作要求,在双重预防机制实践中,打牢风险“可知”基础,优化风险“可防”措施,加强风险“可控”底气,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固有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领结图”逻辑运算,实现了场站运行风险实时动态提示和隐患整治的闭环管理。目前,该系统已经在灞桥分输站试点上线运行,双重预防机制从理念变成了生动的风险提示,并融入了场站的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全员、全域、全要素”的管控要点,对照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了党的领导“五项引领”具体措施,结合生产实际将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细分为“场站、管道、建设、城燃、后勤、信息”六大领域,对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按照“先立标、再对标,以立标、促对标”要求,打造灞桥分输站星级场站试点建设,以安全动漫形象、公众号、燃气课堂等各途径开展安全宣传,全面提升企业“软实力”。同时明确了党政工团在“安全运行”和“安全保障”中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建立“投入保障、制度保障、教育保障、应急保障、监督保障”五个保障为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细化措施、务实笃行,全面推进公司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推进管理精细化建设,增强计量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和过程管控,优化供气工艺,提高计量系统精准度,控制输差在历史较低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加强能耗统计能力对7座压气站开展技术改造,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及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统计上传与分析;充分发挥“多气源、多用户、一张网”的输配气优势,结合管网水力计算模型,优化运行工艺,顺利完成输气保供任务,单位输气量能耗维持较低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网运行效率,推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人人都是老师,事事都是教材,处处都是课堂”的学育理念,持续深化“抓两头、筑两台、育两景、增两力”的管理机制,营造“让学习成为自觉”的学育文化,促进员工的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切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价值感、幸福感。聚焦“培训质量更高、履职能力更强、考价机制更优、学育体系更全”四个方面,始终注重围绕核心产业,以积蓄人力资本,构建企业文化为目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人事体系、优化薪酬激励、通过人力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最大发展,实现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推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天然气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燃气运行管理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在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司持续维持AA+主体信用评级,具备较强的上市平台融资优势和资金成本优势。自上市以来,公司充分利用多渠道和多品种融资工具,全方位、立体化为发展筹措资金,有利支撑了项目建设投资及业务发展,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市场信誉良好。近年来,公司持续在资金管理上“节流”,整合各项融资工具,以降低成本和平衡负债结构为导向,完成年度融资方案,构建融资工具储备库,融资成本屡创新低,自2018年的5.12%降至目前3.1%。2023年度,成功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创“三个最低”,分别是发行当日全国同品种最低、2023年以来全国AA+企业最低、近一年全国燃气行业最低,综合融资成本继续呈下降趋势,具备较强综合融资能力。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天然气灵活高效的特性还可支撑与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在碳达峰乃至碳中和阶段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但从中短期看,全国性降碳减排趋势将为天然气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天然气在交通、建筑等领域天然气应用步伐加。
球友会app官网 上一篇:中海油服自研高温大温差缓凝剂成功上产 下一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上涨216%报472